十年追梦人
扫一扫或分享

国民经济新支柱! 刘扶民谈体育产业下个十年


2024年1月5日,2023第十届体育大生意年度大会暨颁奖庆典在北京千禧大酒店举行。大会由体育大生意主办,华体集团、陕体集团、国窖1573、创聚冰雪、迈胜、众辉体育、baseline、电通体育国际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给予大会大力支持。

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原司长刘扶民发表了题为《建设体育强国,未来十年体育产业发展的崭新格局》的主旨演讲。当前,我国体育产业正迎来新的黄金十年。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》强调,体育产业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,到2035年,体育产业更大、更活、更优,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,这将是我国建成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。未来十年内,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或许要再次超出我们的想象。

第一部分:46号文回顾

时光不语,却见证所有。2024年,正逢“46号文”发布十周年。这十年,是中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“黄金十年”,也是中国体育浓墨重彩的十年。

回想2014年10月20日,北京马拉松第二天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》,即“46号文”。文件分为三部分,不长,但分量很重,其中“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”、“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”、“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”等重要表述,引发舆论千层浪。

响应国家政策号召,无数创业者们怀揣着无限憧憬,踏上体育产业的这片热土。有人说,风口就在前面,就算是猪都能飞起来。但当时大家可能无法想到,马拉松赛事一年能办上千场,国产体育运动品牌能够在世界赛场上跑赢国际大牌,同样也没有预料到,疫情的黑天鹅三年,改变了大家所熟知的体育场景,也极大考验了体育产业上下的适应环境能力。

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,体育创业伴随着痛并快乐!但令人欣慰的是,今天的体育产业同仁一路勇往直前、闯关升级,体育人始终和祖国并肩、与时代同行。

第二部分:产业数据

十年来,体育产业蓬勃发展,已逐渐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。根据国家统计局、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33008亿元,与上年相比增长5.9%,与2014年相比,增长143.2%。2022年实现体育产业增加值13092亿元,占当年GDP的比重为1.09%,而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仅占当年GDP的0.64%。

十年来,体育产业创业活力持续迸发。数据显示,国内现存与体育相关的企业1290万余家,其中2023年1-11月新增401.4万余家,较2022年同期增长84.9%。作为我国体育产业的中流砥柱,与体育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数量在2022年已突破50家。

十年来,全民健身水平持续提升。据统计,2022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6亿人,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44%左右,体育总局组织调查统计发现,超过80%受访民众表示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显著增强。庞大的健身人口为体育消费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。

十年沉浮,体育产业这些重大变迁,大家都是亲历者、参与者、见证者,以“46号文”开头的第一个体育产业“黄金十年”已经收官。

第三部分:展望变局+机遇

当前,我国体育产业正迎来新的黄金十年。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》强调,体育产业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,到2035年,体育产业更大、更活、更优,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,这将是我国建成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。

何谓支柱性产业,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曾提出九条考察指标,其中提到,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5%左右,但目前体育产业增加值占比仅有1%出头,这意味着想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新支柱产业,未来十年内,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或许要再次超出我们的想象。

在此,我就近年来发布的一系列政策,对体育产业一些新机遇进行分享解读,希望借此和广大体育产业同仁们互动交流、分享观点、深入研讨。

一、精准政策持续利好,体育细分赛道大有可为

近年来,我国持续发布足球、冰雪、山地户外、水上、航空、汽摩、自行车、马拉松等一系列运动项目产业规划,《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《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等,不仅完善了细分产业政策,也为未来中国体育精细化发展打好基础。未来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可能诞生现象级企业。

二、体育赛事+地方文旅双轮驱动

2023年,中国体育赛事重新步入正轨,成都大运会、杭州亚运会、全年超500场马拉松开跑,“天津跳水大爷”意外走红,端午节热火朝天的龙舟赛,让体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拓展了体育“文旅+消费”新场景。上亿网友围观的“村BA”、“村超”,让乡村体育发展获得高度重视,成为体育产业新的突出增长点。

从产业结构来看,目前我国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占比提升不大,未来,在构建“内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”新格局过程中,体育的作用将越来越被重视,将成为破解国内消费不足的重要抓手,体育赛事+地方文旅双轮驱动将拥有巨大发展空间。

三、“体育+”新业态不断涌现,数字体育成重要增长极

从经济的角度看,“体育+”模式近年来迅速发展,和旅游业、制造业摩擦出了新的火花,特别是在数字化领域,体育与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,新技术、新模式不断涌现。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《全民健身计划(2021—2025年)》,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任务中,明确提出要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,鼓励体育企业“上云用数赋智”,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,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,支持开展智能健身、云赛事、虚拟运动等新兴运动。展望未来,我们有理由相信,数字体育及“体育+”消费新业态,将进一步支撑和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
四、体育场馆利用变得“更聪明”

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细分领域:例如体育场馆。过去,体育场馆处于一个比较矛盾的位置,重资产,“重生意”,长期亏损。如今,因全民健身需求大幅增长和运动场地设施缺失相背离,存量体育场馆便成为体育领域当下热点方向,众多主流投资公司和实业公司正在尝试切入这块市场,通过精准的数字化营销+贴心的线下服务提升消费者参与体验,充分释放体育场馆的巨大动能。

五、“多孩时代”体育培训有潜可挖

统计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体育教育与培训产业总规模为2338亿元,体育总产业占比为7.1%,增加值1888亿元,增速达5.2%,尽管当前与体育产业其他业态相比,我国体育教育与培训产业增速较低,但是从教育角度看,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是青少年茁壮成长的必要条件,当下击剑、滑雪、足篮球等各种青少年体育培训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。未来随着“多孩经济”“体教融合”等发展,体育教育与培训行业还有很大增长潜力。

知往鉴今,可启未来。2024年是真正的体育大赛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冲击5万亿目标的关口一年。我们需要回顾历史、借鉴经验、启迪未来,共同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。

注:本文所用图片来自Osports全体育